展会时间:2026 年 03 月 17-19 日
展会地点:日本东京有明国际展览中心
展会届数:一年一届
展会面积:8.5 万平米
主办单位:RX Japan Ltd.
组展单位:上海创展云途会展服务有限公司
展会亮点:
日本国际智能能源周包括 PV EXPO、SG EXPO 在内共有九个世界级的能源展和技术大会,是全球唯一的综合性能源展会,也是规模最大的能源商展之一。
该展会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展商和专业观众前来参展,一直备受各大媒体的关注,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媒体 CCTV 也曾前来做现场报道。
同期举办了多场关于光伏行业的会议论坛及演讲,展示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,预测行业发展趋势。特邀知名嘉宾参与了特别的主题演讲论坛,举办的晚宴聚集了众多行业最高领导人。
诸多知名企业都在现场展示了最新技术与产品,更有众媒体纷纷为展会宣传造势,是名副其实的太阳能行业盛会。
展品范围:
光伏发电区(PV EXPO):包括电池模块、组件;太阳能设备、材料;测量、分析、加工、评估仪器及设备;太阳能发电产品及组件;光伏发电系统、系统设计相关软件;系统安装技术;系统的安装组件及设备;其他光伏发电系统相关技术等;
智能电网区(SMART GRID EXPO):ICT 解决方案;通信设备及技术;输配电设备及技术;社会基础设施;发电系统;环保房屋建筑材料;其他智能电网相关技术和服务等;
燃料电池区(H2 & FC EXPO):包括电解质交换器、冲压研磨设备、精密加工工艺、氢气生产设备、氢气储存供给设备及技术、燃料电池相关组件及产品、各种热处理设备等;
二次电池区(BATTERY JAPAN):电容器;各种二次电池;蓄电技术;直流交流转换器;电池制造设备;其他电池相关技术、设备等;
风力发电区(WIND EXPO):风力发电设备、风轮发电机、海上风力发电与运转保养;
生物质发电区(BIOMASS EXPO):生物质燃料及制造设备、测量及分析设备、生物质热利用技术、生物质发电设施、废物处理设施(灰、废水等)、其他生物量服务和技术;
火力发电区(Zero Emission THERMAL POWER EXPO):植物监测及控制、锅炉,汽轮机,发电机、阀门、压力容器、热电联产设备、检验/测量/分析技术、厂房设计及施工等。
循环经济区(Circular Economy EXPO)
脱碳经营区(DECARBONISATION EXPO
市场资讯:
1. 日本是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耗大国,而且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。资源短缺的日本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发太阳能,太阳能技术已是日本国家发展政策中重要的一环。日本经济产业省运用各种措施和项目,发展本国的光伏产业和容量,作为世界第二大太阳能光伏市场,日本政府一直在政策上对普及家庭使用太阳能电池给予援助,对于中国太阳能出口企业来说,无疑是进入日本市场的良好机会。
2. 2030 年日本计划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 36-38%,光伏储能是关键支撑技术。
3. 2030 年预计日本储能市场突破 7 万亿日元(496 亿美元),重点发展电网级储能与户用系统。
4. 日本对外宣布的减排目标:到 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 2013 年减少 46%,并努力挑战更高的 50%,2050 年实现碳中和。要实现这一承诺目标,关键需要加大力量实现电力行业的减排。为解决这一减排关键难题,按时兑现减排目标,日本政府公布的第 6 版《能源基本计划》首次提出“最优先”发展可再生能源,提出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 36%~38%,其中太阳能 14%~16%、风能 5%、水能 11%,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,日本将太阳能确定为可再生能源的“主力军”。
5. 储能补贴:政府对家庭及企业储能系统提供高额补贴,如东京都对并网储能项目最高补贴建置费用的2/3(上限 20 亿日元)。
6. 零能耗住宅(ZEH)政策:新建住宅需配备屋顶光伏+储能系统,推动户用储能增长 25。
7. 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:2023 年日本光伏累计装机 69.35GW,储能需求激增以平抑电网波动。
8. 电力市场化改革:储能可参与电力交易、辅助服务(调频、备用容量),提升经济性。
9. 电动汽车(EV)与 V2G 技术:丰田、日产等企业投资万亿日元扩大储能电池产能,推动车网互动(V2G)应用。
10. 主要企业与项目
本土企业:丰田&松下:联合投资 1 万亿日元扩大储能电池产能,研发固态电池技术。东京电力(TEPCO):推出“TRENDE”计划,推广家庭光伏+储能系统。晶科能源(JinkoSolar):在日本完成 15MWh 光储项目,采用液冷储能技术
国际企业:
特斯拉:在冲绳宫古岛部署 300+台 Powerwall,构建日本最大虚拟电厂(VPP)。
中国盛达集团:进军日本市场,计划 2025 年完成 5 座并网储能电厂。
11. 液冷储能系统:晶科能源 SunGiga 等液冷方案受青睐,具备高安全性与快速部署优势。
12. 虚拟电厂(VPP):日本政府资助 39.5 亿日元推动 VPP 发展,优化分布式能源管理。
13. 固态电池突破:松下与京都大学研发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高 30%,计划 2026 年商用化。
创展云途